“A股市場信心和成交量當前顯著提升,正是布局的好時機。”國聯基金多策略投資總監王喆近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給出了這樣的判斷。
在指數投資大潮中,國聯基金正以“量化+AI”的科技基因積極布局,繼去年四季度推出國聯滬深300指數增強基金之后,今年3月10日起正式發售國聯中證A50ETF(基金代碼:159390),劍指有著中國版“漂亮50”之稱的A股核心資產“新標桿”。
掌舵量化與指數投資、FOF(基金中基金)兩個團隊的“數據捕手”王喆,相信“真正的投資機會藏在數據的褶皺里”。即使是國聯中證A50ETF這種看似標準化的產品,團隊也力求將其打造為兼具β(市場整體收益)與α(超額收益)挖掘能力的投資工具。
“A股核心資產短期來看屬于政策托底與盈利修復共振時期。”王喆充滿信心地說,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企業利潤復蘇將由核心資產沿著產業鏈傳導與擴散。中證A50指數憑借其行業均衡性、ESG優勢與制度紅利,估值將逐漸從“周期折價”向“成長溢價”切換。
國聯基金多策略投資總監王喆
長錢入市利好配置型產品
“國家倡導‘長錢長投’,大型機構資金入市時會尋找配置型產品,并且長期持有。對應的,配置型的指數基金就越來越受到市場關注了。”王喆表示。
王喆分析,在長錢持續入市的背景下,未來市場的增量資金將主要由公募基金、保險和銀行理財三大部分構成。目前,銀行理財中的權益品類占比較低;相對來說,保險的權益投資占比較高,因為負債端成本壓力倒逼險資增配權益資產;而公募基金目前的主要增量是來自于權益類指數基金,并且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公募權益類指數基金將是A股市場主要的增量資金來源。
可以說,指數化投資的爆發是政策、資金、技術三重變革的必然結果,這也是國聯基金積極布局指數類產品的原因。王喆進一步表示,未來,隨著產品精密化、生態協同化、技術智能化的推進,指數投資工具將從“市場β載體”升級為“資產配置操作系統”。國聯基金將重點在指數和指增基金上完成產品矩陣布局,并形成投研-銷售-服務一體化的生態構建,借助最前沿的AI人工智能技術,在策略上完成α增厚,運營上完成低成本和高流動性的突圍。
中證A50指數為何領跑10年
“中證A50指數基金正是機構投資者青睞的配置型產品。”王喆表示,A系列指數在指數編制方案上注重了行業均衡,能很好地表征A股市場的整體表現。
據介紹,中證A50指數前三大行業權重(食品飲料14.2%、電力設備12.7%、銀行11.5%)的分散度優于上證50指數(金融地產占比42%),同時納入寧德時代、恒瑞醫藥等新經濟龍頭,科技與消費的合計占比提升至48%,因此中證A50指數被稱為中國核心資產的“新標桿”。
中證A50指數與中證A500指數相比,前者屬于大盤均衡類產品,后者屬于大盤成長類產品;前者的成分股有著更大的市值、更高的ROE(凈資產收益率)水平、更高的股息率。也就是說,中證A50指數更適合偏好行業龍頭、更關注盈利能力的投資者;中證A500指數更適合對標的分散度和成長性有偏好的投資者。
“與很多投資者感受不同的是,A股盡管看上去是小市值股票更容易取得超額收益,但現實卻是,從過去十年的回測收益來看,代表各行業龍頭的中證A50指數比中證A500指數表現得更好。”王喆告訴記者。
數據顯示,中證A50指數自基日(2014年12月3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的10年期收益率為55.87%,年化收益率為4.60%,年化回報高于中證A500、滬深300等其他主流寬基指數。
對于中國資產價值的長期邏輯,王喆強調,DeepSeek的技術突破不僅是國產AI的里程碑,更是社會資本與市場共識的凝聚。這種底層變革將推動科技產業的升級,同時也為中國資產價值重估提供持續動力。
(來源:中國證券報)
《風險提示》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投資者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審慎決定是否參與基金交易及相關業務。在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人自行負擔。投資者認購(或申購)基金時應認真閱讀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說明書和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投資者應遠離非法證券活動,嚴格遵守反洗錢相關法規的規定,切實履行反洗錢義務。